论法的成长 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 an explanation of the ethnography of law in southern China
张冠梓著2007 年出版541 页ISBN:7802304164
法的成长是一个文化的命题。法的自然演进和变迁与经济文化类型、经济形态、政治、宗教、民间传统等因素的关系不可割裂。中国南方山地少数民族的固有法为现代法学和民族学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
田艳著2017 年出版271 页ISBN:9787566014047
本书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分成普通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两类,分别阐述了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同作用及所应该享有的不同权益。离开普通传承人所形成的社会土壤,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就失去了根基,他们...
道德何以可教? 民族际视野下的生成论道德学 encasement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ty
沈云都著2014 年出版216 页ISBN:9787564147730
本研究从近代道德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困境开始,检讨了休谟以降西方思想家对道德何以可知、道德是否统一、如何理解道德的主体“人”三个问题的隐含的回答,特别是指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包含着真正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可...
王丽华编2012 年出版342 页ISBN:9787010106687
本书试图通过对处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建构与建设进程中的佤族乡村政治权力、政治角色、政治关系和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的描述分析,探析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客观进程、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模式转换和规律特...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31日)
胡锦涛著2009 年出版12 页ISBN:9787010076263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卓越贡献,举世共认。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历史...
吴玉敏著2017 年出版239 页ISBN:9787010183510
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实践过程关联起来,既从理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关涉的理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又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史,特别是从当代...
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分层 一项基于多民族聚集省份高校的实证研究
董云川,张建新著2008 年出版185 页ISBN:7030211383
本研究致力于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紧密结合的论证方法,从宏观、微观、纵向、横向四个维度,通过理论研究和问卷调研对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差异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了“不同...
罗树杰等著2017 年出版449 页ISBN:9787513049832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结题成果。课题组以宜州市石别镇横山屯、上林少数民族留守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与村民自治、少数民族地区入细致的调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胡茂成著2012 年出版338 页ISBN:9787516119693
“武陵”源于西汉至隋唐时期所设置的武陵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单位。这一历史地理概念延续到今天,学术界多以“武陵地区”泛指古代武陵郡的范围,包括了鄂、渝、湘、黔四省市毗邻的多个县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
何立荣,覃晚萍著2015 年出版443 页ISBN:9787509366387
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风俗、习惯、习惯法、禁忌、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还将长期存在,但是,其作用和影响的趋势是越来越小。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风俗、习惯、习惯法、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