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用了纳希维尔基督会历史协会图书馆收藏的日记作为底本,对照耶鲁神学院的本子增补勘误,选译内容与南京大屠杀前后的事件密切相关的日记。选译的大致情况如下:1937年8月12日至1938年2月28日之间的日记全部翻译;1938年2月28日至1938年6月12日间的日记部分翻译。然后按日记的日期顺序插入魏特琳从南京寄出的信件,撰写的文章、报告、向日本和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报告日军暴行的信件,以及美国外交官代魏特琳从南京发回美国的电报。这些信件、报告和外交电报,分别来自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纳希维尔基督会历史协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第二档案馆。笔者进一步将选用的日记、信件、报告和外交电文分为十四章,并根据每章记叙的主要内容,为每章加了标题。与此同时,精心制作了中国地图、长江下游图、南京市区图、南京安全区图、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图和南京大屠杀地点分布图等六幅图,试图再现1937~1938年间的历史面貌,协助读者指认日记及其他材料中提到的城市、乡镇、南京当时的主要街道、机构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上的主要建筑。
查看更多关于=$ecms_gr[title]?>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