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出版276 页ISBN:750587103X
本书收录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系统分析学科研讨会”及征文活动中的部分论文。
2009 年出版370 页ISBN:9787802178380
本书为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天津)研讨会论文集。本论文集在参选的数百篇论文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均对各类疑难、典型案件的审判进行了深刻探讨和分析,对新时期的审判实践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
2009 年出版399 页ISBN:9787301158067
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司法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得司法领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本书认为,司法方法本质上是法律方法,其在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实践应当基于特定的基本理念和意识形态。法律和社会中充满着各种矛...
2009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561767214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构建高校“全人”教育体系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研究》中期研究成果。本书研究了全人教育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力图整合中国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
2009 年出版288 页ISBN:9787301154915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项目号:06&ZD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所收录的论文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建构依...
2009 年出版390 页ISBN:9787301154489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性演讲文章的结集,展现了作者探索建立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心路历程,也堪为后学之楷模。适合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2008 年出版294 页ISBN:9787800808883
本书收录了“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的《灾害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论文十二篇,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对策、人类安全与全球减灾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2009 年出版621 页ISBN:9787802153028
本书为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元化化解矛盾与和谐社会构建,调解民事纠纷学术研讨会上精送出的38篇论文。
2008 年出版413 页ISBN:9787811333091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试图跳出人们对和谐社会一般研究的窠臼,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观的时代命题,又以马克思主义...
2009 年出版307 页ISBN:9787306034106
本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和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及其冲突的实践出发,分析价值观及其冲突的特点、成因和影响,进而论述协调价值观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主导价值观,并加强和改进价值观教育。...
2009 年出版389 页ISBN:9787510200946
昨天的强者,很可能变成今天的弱者。为了弱者的正义,就是为了这个社会上所有人的正义。作者通过对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社会四个导向标的全面审视,发现刑法中罪刑结构需要调整,出罪入罪机制需要重新构建有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 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文集
2009 年出版203 页ISBN:9787565000751
本书收集的是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2008年年会交流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专题: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2008 年出版222 页ISBN:9787811312485
本书系统地阐述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系统的从理论上分析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第二部分全面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特点,提出我国和谐...
2009 年出版316 页ISBN:9787301154168
本书从法文化的基本范畴入手,进行法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法文化的基本范畴包含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施、法律设施及法学教育与研究等五方面。本书第1编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阐...
和谐发展在江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研究
2008 年出版394 页ISBN:9787214053541
本书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精神为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重...
2009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208088375
本书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现实问题,联系领导学理论,对和谐社会领导力做专题论述。笔者在对西方领导力理论做全面回顾的基础上,联系中国传统哲学”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和谐社会领导力的实质、内涵、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