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出版183 页ISBN:9787550714007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增补而成。本书通过对儒学的特质与科技、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历代儒家对科技的重视与研究,系统阐述了儒学...
2015 年出版356 页ISBN:9787010150420
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问,每个时代的儒学都是在回应那个时代的问题,从而在观念上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形态,例如孔孟荀儒学之于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代、汉代儒学之于中华帝国缔造时期、宋...
2016 年出版396 页ISBN:9787513636001
本书是作者站在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儒学的精义——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天平下。本书认为,经济学的内核——自然哲学秩序与儒学思想高度贴近,也从这个角度切入儒学研究,努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传...
2015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807700210
本书以专题为纲,以柳诒徵先生的著作为基础,分别介绍了柳诒徵先生关于以下六个内容的观点:(1)柳诒徵的礼俗思想;(2)柳诒徵的人文与教育思想;(3)孔门学派;(4)宋明清代的儒学。(以上由张卉编著)(5)柳诒徵的文化观;(6)柳诒徵的史学思...
2016 年出版514 页ISBN:9787108054319
本书共收入文章21篇,主要包括学案(以《明儒学案》为主)研究与论学杂著两部分。学案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涉及学案著作性质与意义的探讨、《明儒学案》的文本和点校研究等;论学杂著则包括对已故学人的回忆、作者著作...
2014 年出版337 页ISBN:9787551201407
本书着重探讨台湾的儒学传统,对台湾儒学传承及政治认同都做了详细论述,了解台湾民众的文化意识,研究台湾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化及对各个时期民众政治认同的影响,对当前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政治认...
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 宋明时期赣闽粤边区的儒学实践与客家族群的形成
2015 年出版350 页ISBN:9787516152928
本书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以历史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考察了9~18世纪中原王朝政权和儒家主流文化对赣闽粤边区的渗透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客家族群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阐述...
2015 年出版312 页ISBN:9787549572434
全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中国“儒学复兴运动”中出现的新的儒家思想创造、新的儒学理论形态的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学复兴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全书着...
2014 年出版220 页ISBN:9787807700159
本书作为《说儒:大众儒学书系》的叙编和总纲性读本,通过儒学发展历程、当代复兴机遇和探索的考察,结合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实现关系的讲话精神,阐述儒学当代复兴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揭示经典儒学与...
2015 年出版206 页ISBN:9787807700234
本书按专题为纲,以张舜徽先生著作为基础,选取引文,加以编排,论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先秦儒学。这一段编者选取张舜徽先生的相关论述,论及孔子及儒家的创立,孟子、荀子及儒家的分流。(2)汉代儒学。介绍张舜徽先生...
2015 年出版174 页ISBN:9787807700432
本书是景海峰教授近年来有关儒学研究的新成果。分为四编,主题分别为:当代新儒家与新儒学,儒家伦理的现代思考,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儒学,国学诸问题漫谈。每编主题下有四至五篇文章。通过对“新儒家”人物及其学...
2014 年出版216 页ISBN:9787807700142
本书全面扼要地论述了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儒学的基本理论、儒家经学、儒家道统思想、儒学心性论、儒学与中国政治、儒学与中国文学、儒学与中国宗教、儒学与中国教育、儒学与现代化、儒学与生态文明等儒家思...
2015 年出版295 页ISBN:9787100111331
《儒学洗冤录》是一本为儒学正名的著作。传统的儒学教育其实已经中断了近百年,对于儒学的冲击也进行了近百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学的面貌已经逐渐失真,许多重要的论述都被人们予以了扭曲的理解。作者主要针对当...
2015 年出版197 页ISBN:9787807700265
本书是大众儒学书系中大师说儒部分的一种。全书约10万字,分为四个章节。开篇为熊十力小传和导读,对熊十力生平进行简单介绍,对全书的整体结构、行文风格、引文出处等做概括性介绍,以引导读者阅读。第一章,“挺立...
2015 年出版195 页ISBN:9787807700227
全书约9.5万字,第一部分张之洞小传、全文导读简要介绍了张之洞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思想和主要著述。第二部分正文大量引用原典,并配以作者的解读,对张之洞的心术、学术、治术主张分而论之,进行深入剖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