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 冷战后中国周边地区政策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6 年出版273 页ISBN:9787101118513
全稿在分析冷战后中国与四个周边地区板块(东南亚、中亚、东北亚、南亚)的互动模式和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周边地区政策差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冷战后中国周边地区政策已逐渐发展为次区域——双边——...
2016 年出版297 页ISBN:7309125290
本书从安全化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美国冷战后的各个战略议题历史与发展,分析战略议题生命周期与总统任期的关系,进而考察美国对华战略在冷战结束后的转型,预测未来美国对华战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对美政策提供...
2015 年出版326 页ISBN:9787501251506
本书主要内容为:冷战年代的意大利、欧洲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专稿意大利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联系与交流(1949-1965);生活在社会主义友谊前线: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意大利在华旅居者经历的初步评估;官僚...
2017 年出版397 页ISBN:9787515514321
获奖记者揭开现代秘密特工的面具。最棒的间谍仍然是血肉之躯,他们单独工作,很少是专业人员并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窃取机密。为了向世人解释他们的“黑预算”,各情报机构不断对公众误导他们的成就,并淡化承担99%风...
2016 年出版331 页ISBN:9787510824340
本书论述了后冷战时代随着国际关系的调整,欧美日各国在对台政策上的变化。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后冷战时代对台湾地区政策的新变化,对变化的具体历史过程、时代背景及深层的时代动因,都作了较为深...
2016 年出版142 页ISBN:9787509794937
本书通过对二战后日本与GMS关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对日本的GMS政策出台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行动选择进行分析,阐明日本实施GMS政策所取得的成效,辅之以中国参与GMS经济合作的历程、中国的GMS政策及其成效进...
2007 年出版319 页ISBN:7802309123
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必...
2007 年出版335 页ISBN:7802304067
冷战的起源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史家关注的长盛不衰的重大热门课题,而1941~1947年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关系密切。就内容而言,本书涵盖从1941年英国、苏联出兵伊朗到1947年伊朗会议通过沙法克法期间大国和伊朗之...
2007 年出版436 页ISBN:9787501778348
本书研究中日关系中的分歧、合作及双方面临的其他焦点问题。
2007 年出版318 页ISBN:7302159106
本书应用新方法,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式,对斯坦福大学发生的变化的原因和因素来分析美苏争霸背景下大学教育与科研的发展。
2006 年出版237 页ISBN:7010056293
本书的研究对象就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与美国的关系, 既包括作为整体的欧共体——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也包括欧盟各个成员国特别是德、英、法等欧洲大国与美国的关系.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
2008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802309784
冷战结束后,伴随国际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日本政局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力量聚散离合,扑朔迷离,内阁频繁更迭,首相宝座十一次易主,执政寿命最短的仅有59天。作者持续跟踪了日本政坛的演变过程,并以其间的历任首相为切入...
2007 年出版437 页ISBN:7544604101
本书供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使用。本书详细探讨了美国遏制战略的形成过程与冷战起源。这对于理解美国的战略思维,以及在今天条件下美国究竟会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561053157
本书以内部结构的转型和外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为契机,通过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社会、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把握日本社会的未来走向和该国的内外政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
2007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201057187
本书从声誉因素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冷战后参与国际制度的外交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