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出版247 页ISBN:7806535578
本书以不同城市个性为线索,以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风情、景观规划等方面来反映不同城市的独特魅力。
2006 年出版346 页ISBN:7100046823
本书主要从区域历史商业地理的角度,对民清陕西市场的空间发展进程及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
2006 年出版365 页ISBN:7108024411
本书以广东为例,论证所谓地方文化观,主要是在近代中国认同过程中后来附加的产物。
2006 年出版221 页ISBN:7010056846
本书系统阐述金融地域系统的理论体系既是具体研究区域性金融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研究我国金融产业成长模式的理论基石。金融地域系统的内涵、结构、类型、功能、形成机理、运行规律、发展模式,对现实金...
2005 年出版244 页ISBN:750464210X
本书运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统计学、环境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环境地学的角度把浙北平原地区的环境区分为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诸如植被、河流、湖泊、运河、农田水网、堤坝海塘、聚落城市等要...
2005 年出版337 页ISBN:7101049109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其创新之处在于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研究;在编制《唐文人籍贯数据库》和《唐诗创作地点考...
2005 年出版280 页ISBN:7301100221
本书构思精巧,从空间上横向切入,以文化特色和电影创作特色为依准,在中华大地上划出8大电影区域,这些“域”分处中国地图的各个角落,统合为一个“面”,形成一幅中国电影百年区划图。对于“面”上的每个“域”,根据...
2005 年出版283 页ISBN:7806985034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的积极的探索,许多难以解答的奥秘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但许多事物和神秘的现象接二连三地被发现,它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2005 年出版274 页ISBN:7810834398
本书全面总结下城区推进教育集团化的理论基础、运作模式、实施成效和今后发展趋势等。
2006 年出版297 页ISBN:7811121328
本书对堂狼(现在云南会泽县)文化的起源、形成、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及后来的沉寂作了生动的解读,对重振堂狼文化作了深层思考。
2003 年出版342 页ISBN:7207054327
另娄界定:他们以强调自我感觉为第一生存法则,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他们对现实的目标非常清晰,对未来的归宿又特别茫然。他们消沉于灯红酒绿的泥潭,颓废于纸醉金迷的藩篱,他们以玩世不恭标榜自...
2009 年出版215 页ISBN:9787220080494
本书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共生互动立论,以达州地域特色文化为典型案例,对文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文化品牌与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等进行...
2014 年出版437 页ISBN:9787554901236
《盘锦地域文化简明读本》,集中介绍了盘锦城市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全书共十三章。第一章盘锦与红山文化;第二章盘锦移民与开发;第三章辽河文化;第四章海洋文化;第五章生态文化;第六章农垦文...
2017 年出版234 页ISBN:9787206140686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书通过梳理东北地域文化的演变过程,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2012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551702799
本书从地域性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地域性城市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理论与方法、地域性城市设计方法、地域性城市空间形态机制等方面讲述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结合丹东实例,阐...
2012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227053378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书稿以独特的视角分别从文化源流、文学创作、流派示例、专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对西北地域文学与文化的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并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同时又展示了具体成果,本书适合馆藏。...
2005 年出版214 页ISBN:7805956421
本书属于《中华少年百部阅读丛书》中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科学探索)之一。它着重介绍了“神奇的地球”,让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此书,了解这个神奇而五花八门的世界。该书文字通俗、简洁明快,适合广大青少年的口味...
2013 年出版358 页ISBN:9787560433158
本书分为虢国文化研究、三门峡地域文化研究和文博工作研究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虢国玉器、青铜器、车马文化以及虢国人的衣食住行进行分析研究;第二部分主要对三门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研究,以及庙底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