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出版228 页ISBN:720505821X
本书是在“消费文化研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最终研究成果。全书分七部分,对消费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消费文化的界定、形成、结构、特征、模式,引领消费文化的政策、未来消费文化的趋势等...
2011 年出版264 页ISBN:9787509728024
本书认为从民族国家单向发展到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发展,一种形态的妇女组织必然由多种组织形态的妇女组织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结构来取代。在回溯了民族国家建构时期妇女组织的形成、流变之后,探讨了以国家社会关...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 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2012 年出版303 页ISBN:9787516104828
本书研究清代的“新疆六厅”,论述时兼及“新疆六厅”周边苗疆地区。主要内容有:清帝国时期的苗疆叙事、改土归流前的苗疆社会、改土归流的再考察、改土归流与苗疆的政治变迁、清帝国对“新疆六厅”的治理、清...
2011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509720202
本书在掌握大量文献与田野调查双重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福建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生动描述,从中总结了福建民间信仰的诸多特点,揭示了福建民间信仰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势,并提出...
2011 年出版314 页ISBN:9787100070560
本书是制度主义经济学发展第二个阶段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0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811108156
本书介绍了中国主流信仰的变化,对信仰做出了自成一家的介绍。
2010 年出版191 页ISBN:9787548200376
本书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包括以下内容:汇率制度和选择理论、现有汇率制度应用局限性、产业结构高度和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分析、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等。...
2011 年出版292 页ISBN:9787500085669
本丛书是上海社科联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筹划的出版项目。本书将中国经济百年复兴与增长放在中华崛起的长期历史视野中,分析政党推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
制度变迁与银行发展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研究 1978-2003
2010 年出版226 页ISBN:7562524866
本书导论部分首先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这既是中国银行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也是银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接着针对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正文部分分为五章进行研究。...
2011 年出版354 页ISBN:9787105109906
藏缅语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是一个语言支系繁杂、语言种类繁多、各语支间语言特点差异较大、跨国较多的一个语族。藏缅语族语言经过历史和社会的分化与变迁,分化为若干语支和语言。藏缅语族语言的特点和语言功...
2010 年出版203 页ISBN:9787500484479
本书运用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在文献以及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土家语的历史以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就文化变迁背景下土家族语言的文化价值、土家族语言的抢救与传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
2014 年出版340 页ISBN:9787566008022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章集中论述回族民俗文化在回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至第九章全面介绍和论述了回族的民俗文化及其变迁,这些民俗文化包括生产、饮食与禁忌民俗,婚姻、家庭和生育民俗,服饰民俗,经商习俗及商...
2014 年出版323 页ISBN:9787511720832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本书将“地方性”这一变量引入“单位—社区”研究,将“单位理论”与“社区理论”结合起来,从“单位制度变迁”的研究视角出发,以老工业基地所在的超大型工业社区为研究个...
2014 年出版269 页ISBN:9787208124530
本书共收录了9位著名法学家关于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演讲实录或论文。分别为:《宗法封建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宪制意涵》(苏力);《经验法学:培根与霍布斯》(於兴中);《世纪礼法之争:晚清遗产谁人继承》(梁治平);《论法律至...
2014 年出版264 页ISBN:9787511257482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中国人的通婚圈在逐渐扩大,婚姻移民数量增加,类型也更加多元化,本书涉及的婚姻移民仅指由于婚嫁而从原先居住的农村向配偶所在农村迁移居住的人员。本书在苏南农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
台湾地区公民教育发展中“文化认同”变迁之研究 1945-2008
2014 年出版401 页ISBN:9787208123052
本书试图以公民科为主轴,通过对台湾地区学校公民教育从 “中国化”教育至“台湾化”教育的这一发展历程作一纵向梳理,以此对当局者确立“大中国认同”至构建“台湾认同”,塑造“中华文化认同”至营造“台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