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出版317 页ISBN:9787208073654
本书以1872年作为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和治理制度研究的时间起点,按时间顺序总结评价了晚清时期(1872-1911)、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8-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以及抗战胜利...
2007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60941608
本书在对照明清易代历史的基础上,考察了清初话本小说的变迁,它对话本小说传统的继承、贡献与超越。文中处于鼎革之际的小说家们,藉小说对易代史、对现实人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思,把反思的焦点集中于道德...
2007 年出版235 页ISBN:781112260X
本书选取中国封建社会急剧变革的明清时期为写作背景,论述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的社会价值冲突及其重新整合。全面阐述了任何经济发展都要与一定的道德伦理相结合。...
2005 年出版242 页ISBN:7542622730
本书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角度研究了现代国家应该如何针对公共问题的兴起,在制度设计、政府规制方面采取对策。
2007 年出版285 页ISBN:9787810936187
本书作者以山东省日照市东邵疃村为个案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调查,系统研究了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的历经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农民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
2006 年出版243 页ISBN:7503230169
本书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以丽江为实例,研究了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2007 年出版385 页ISBN:7010062846
本书在占有大量中日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人口学、语言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1860~1931年东北移民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动态特征、性质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移...
2007 年出版359 页ISBN:7301117140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观点,清晰而准确地分析了社会变迁的原由、发展、模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考察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或妨碍社会变迁的诸多因素,对促成社会变迁的方法及其评估方式进行了详...
2007 年出版265 页ISBN:7505865889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中有益的方面,结合实际,力图构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农材土地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006 年出版325 页ISBN:7501228981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美国人口问题所撰写的学术著作。主要内容有:美国人口的发展演变;当代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动的特征及影响;移民与当代美国;人口城市化与郊区化;人口与政治等。...
2007 年出版272 页ISBN:720807030X
本书是“中国乡村考察报告系列”之一种。该书以凤阳县小岗村近五十年的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起伏变化为切入点,阐述了国家政治制度和农民政策的嵌入对农民利益及生存方式的影响。...
2007 年出版193 页ISBN:9787802350243
本书作者以图说税,以税讲史,将千年来中国农业税的历史演变娓娓道来。
2006 年出版317 页ISBN:7806599045
本书依据三次全国家庭调查的资料,对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解决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启示性的建议。
2006 年出版230 页ISBN:7301101430
上海公共会审公廨生成于十九世纪上海租界,主要职责是裁判租界华民民、刑案件。由于渗入“外国人会同审理”的重大变因,使得这个原应属传统中国衙门的机关,被迫成为两种不同法律文化交战与融合的场域。...
2006 年出版315 页ISBN:7301108044
本书在对趣味理论的历史梳理基础上,结合现代神经医学和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指出趣味是一种在特定的生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是生命冲动的内在选择。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本书对高雅趣味的虚假性做了剖析,指出根...
2007 年出版395 页ISBN:7509500443
本书从证券市场的成长机制入手,对如何建立和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开展研究,全面评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状况,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2007 年出版326 页ISBN:7101056377
本书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宏观上把握并描述唐宋小说史的流变,揭示其观念发展、风格变迁的表现和根据。本书探讨了宋人小说与宋代文化文学转型的内在关联,透析了文言小说向说话的倾斜、向戏曲的拓殖...
2007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201056562
本书阐述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