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帮助

登录注册
user
  • 我的订单
  • 在线充值
  • 卡密充值
  • 会员中心
  • 退出登录
59图书的logo
59图书
  • 交通运输
  • 军事
  • 农业科学
  • 医药卫生
  • 历史地理
  • 哲学宗教
  • 天文地球
  • 工业技术
  • 政治法律
  • 数理化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学
  • 环境安全
  • 生物
  • 社会科学
  • 经济
  • 自然科学
  • 航空航天
  • 艺术
  • 语言文字
  •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唐代行书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吉林文史出版社编2013 年出版27 页ISBN:9787547208007

    欧阳询(公元五五七~六四一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亦是后人称道的“欧、柳、颜、赵”四大书家之一。其书学“二王”,......

  • 洛阳流散唐代墓誌汇编 上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毛阳光,余扶危主编2013 年出版319 页ISBN:9787501351794

    本书收录2000年来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三百余方,每方墓志编者都加以释文和标点,著录其尺寸、书体、行款等相关信息,并配以拓片图版。书后附有人名索引,便于学者查询。本书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研...

  • 书法研究 总第一二二期 唐代的书法教育与科举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卢辅圣主编;本社编2005 年出版122 页ISBN:7807250143

    本书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说明主题,在书法史研究上是一个崭新的角度。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向达著2009 年出版532 页ISBN:9787229004064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向达先生学术研究的代表作。因《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二十世纪唐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力作,所以用此篇命名该文集。本文集内容涵盖了唐代中国与西域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敦煌文学...

  • 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研究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王培友著2016 年出版261 页ISBN:9787305164477

    本书重点考察了理学家文道观念在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学家文道观的类型及其特质以及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理学家文道观的核心话语——“载道”方式对于理学诗的诗境构建、诗意表达等产生的作用等...

  • 中国诗学 第22辑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蒋寅,张伯伟主编2016 年出版277 页ISBN:9787020123032

    本辑刊载《<明诗综>作者小传指误举例》等“诗学文献学”论文,《阴谋与谶言:<琅琊王歌辞>其八的历史内涵》《文学传统的背离:王次回的情感世界》《十七到十八世纪的诗歌叙事》等“诗歌史”论文,《钟嵘<诗品>“以...

  • 断裂的诗学 1998年的文学、思想与行动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曾念长著2017 年出版436 页ISBN:9787108057167

    通过行动(事件)、文学(文本)、思想(亚文本)三个不同层面,借助循环反复的经验描述,本书探讨了一个贯穿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精神主题:个体与社会的特殊约定与疏离。作者指出,这个精神主题是与近现代中国的......

  • 玄学与魏晋南朝诗学研究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蔡彦峰著2013 年出版303 页ISBN:7020098053

    本书对玄学与魏晋六朝诗学的关系的研究,将注重从基本的诗学范畴和诗歌史问题着手,如玄学“言意之辨”与诗学的“言”、“意”范畴的关系、“言意之辨”从“得意忘言”到“言尽意”的发展及其诗史意义、玄学自...

  • 神学诗学十四诗人谈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刘光耀著2012 年出版270 页ISBN:9787510813849

    本书是一部关于诗学新构想的论文集。由20位海内外知名诗人兼学者共同完成。每位作者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要是国内)现当代诗歌发展演化的状况与态势,就既有诗学范式的改塑和新诗学范式的构建,提出了...

  • 宋元之际士人阶层分化与诗学思想研究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史伟著2013 年出版352 页ISBN:9787020100453

    本书主旨在于讨论:第一,宋元之际士人或者士人阶层的分化,第二,诗这种文学形式在不同阶层的士人中不同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由于士人阶层的分化、调整,对于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和诗学观念所产生的影响。第三.....

首页上一页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尾页
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 pdfbook123@proton.me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