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帮助

登录注册
user
  • 我的订单
  • 在线充值
  • 卡密充值
  • 会员中心
  • 退出登录
59图书的logo
59图书
  • 交通运输
  • 军事
  • 农业科学
  • 医药卫生
  • 历史地理
  • 哲学宗教
  • 天文地球
  • 工业技术
  • 政治法律
  • 数理化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学
  • 环境安全
  • 生物
  • 社会科学
  • 经济
  • 自然科学
  • 航空航天
  • 艺术
  • 语言文字
  • 历代善本碑刻 刁遵墓志 高湛墓志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许洪流,李翀主编2006 年出版62 页ISBN:7534021545

    刁遵墓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清雍正年间出土。此书初观虽委婉秀媚,实则遒健绝伦,为学书者上品。高湛墓志刻于东魏元象二年,此书笔法秀劲,为唐代名家虞世南、褚遂良诸家之所本。...

  •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曾朴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沈潜,肖逸然著2016 年出版246 页ISBN:7214170205

    本书为近代历史人物曾朴的传记,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12章,以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曾朴的人生阅历为主线,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孽海花》等作品的历程...

  • 一本书读完历代趣闻轶事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张平编著2013 年出版382 页ISBN:9787511330321

    本书采集了历史上一些诙谐故事和趣闻轶闻,将那些枯燥死板的历史生动地描绘出来。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风云变幻、钩心斗角、也可以领悟到人性的善恶美丑。它不是一个历史的大杂烩,而是通过清晰的思...

  • 历代碑帖精粹 北魏 郑文公碑 上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陈高潮主编2009 年出版56 页ISBN:9787805268873

    郑公碑、张迁碑、史晨碑、曹全碑都是隶中上品名帖;赵孟頫和米芾的尺牍是二人闻名于世的行书墨迹,吴让之的篆书在秦晋之风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尤其是他的四屏书。本套所选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必备之选。...

  • 历代碑帖精粹 北魏 郑文公碑 下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陈高潮主编2009 年出版57 页ISBN:9787805268873

    郑公碑、张迁碑、史晨碑、曹全碑都是隶中上品名帖;赵孟頫和米芾的尺牍是二人闻名于世的行书墨迹,吴让之的篆书在秦晋之风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尤其是他的四屏书。本套所选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必备之选。...

  • 历代哲理诗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衣殿臣编著2000 年出版437 页ISBN:7800948331

    《历代哲理诗》所选的哲理诗,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有些诗作者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内涵。哲理诗是诗歌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以质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通过明喻或暗......

  • 中国历代书法选辑 汉乙瑛碑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中国书店编2012 年出版36 页ISBN:9787514902648

    本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山东曲阜孔庙里刻立一块石碑。碑上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公赎。“乙瑛碑”书风颇谨严,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

  • 南京历代名号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卢海鸣著2016 年出版185 页ISBN:7553311987

    本书讲述了南京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名称和称号。南京有着6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近2500年的建城史,约450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载浮载沉,或为一国之都,或为州治,或为府治,......

  • 中国历代绘画精品 花鸟画 卷4 墨海瑰宝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启功主编2003 年出版80 页ISBN:7533017579

    本套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名家具有代表性的绘画精品,按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此书具有极高的学术、资料和收藏价值,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兴趣和需要。...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上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张?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1999 年出版1403 页ISBN:7532525481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特别重视记载历史,而以人物为中心的纪载纪传体成了历代朝野史家撰修史筑的主要形式,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都必定会接触到这许多历史人物,因而就需要有一部比较全面的收.....

首页上一页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下一页尾页
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 pdfbook123@proton.me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