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经济 抗战时期知识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 以《新经济》半月刊为中心
阎书钦著2010 年出版452 页ISBN:9787500488941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日益与世界工业化进程接轨。此种社会实况深切反映到同时期中国知识界思想观念中。由此,知识界就中国工业化道路及其经济体制诸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激烈论争。本书以抗战时期蒋廷黻、翁文灏、...
敖以深著2014 年出版295 页ISBN:9787513029490
抗日战争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传统轨迹,为贵阳城市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注入了新的活力。西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成为全国抗战的“民族复兴基础”、大后方的重要...
沈成飞著2015 年出版338 页ISBN:9787010150437
保甲制度是一种基层社会的控制制度。它是政府强力控制基层,有效动员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映衬出乡村社会的各方势力关系,凸显出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向,是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一个多棱镜。抗战时期的广东,国民党...
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1卷 日本侵华与中国的局部抗战 1931年9月-1937年6月
张宪文,庞绍堂等著2017 年出版219 页ISBN:9787122295910
《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掌握抗日战争复杂的前因后果,从中日整体国力的评比、主要会战的叙述与检讨、战略与政略的分析、中国战区与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的急转直下、英苏两国打击中国的不择手段...
刘志英著2017 年出版235 页ISBN:9787030535535
抗战爆发前,中国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四行二局为核心,南三行、北四行等商业银行为骨干,金融网络辐射东中部地区的现代金融体系。但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金融中心上海为日军所占领,中国金融业最集中的东中部.....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2017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545815580
《中流砥柱——卡尔逊抗战史料》,是抗日战争初期(1937—1938)第一位深入敌后战场考察的西方军事观察家,也是第一位访问延安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思·福·卡尔逊,在历时十八月、行程八千里的考察途中,所搜集...
王磊著2000 年出版217 页ISBN:7540424400
我们的时代是被信息统治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宣传品,人们每天都能获取无以计数的信息。但是,在享受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是否真的获得了满足的愉悦呢?我这样说是因为...
王晓华,王少华编著1995 年出版230 页ISBN:7800195686
第三战区,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将苏(南)沪浙地区划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任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9月下旬,冯玉祥调往第六战区,蒋介石亲任司令长官。12月底,蒋辞司令长官职,顾祝同接任。1938年11月,经调整......
胡雪萍著2014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010139067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人又如何实现全面发展?这些哲学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无论在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层面都被涉及探索过,相关的科学、信仰、宗教领域中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