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启名著2004 年出版291 页ISBN:7503925167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发源于印度,最初流行于印度恒河的中上游一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很快得到流行。佛教经过了原始佛教、...
任继愈著1998 年出版458 页ISBN:7010026491
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Siddhartha),族姓为乔达摩(Gautama),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Kapilavastu),该地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传教活动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sakyamuni......
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 伯希和敦煌图录 北魏、唐、宋时期的佛教壁书和雕塑 敦编 第3-465号窟及其他 上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郑炳林,高国祥主编2008 年出版388 页ISBN:7226036280
杨鸿蛟,魏文著2015 年出版281 页ISBN:9787501042906
藏传佛教中的上师信仰是东亚佛教文化体系中十分独特的一种宗教观。上师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图像表现形式。本书收录了十三到十八世纪西藏所制造的各大教派重要的传承上师像,其中以萨迦派传承道...
张云江著2016 年出版477 页ISBN:9787040466409
该书稿以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作为研究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展开论述:其一是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分宗论,分别论述了唐君毅以哲学进路对般若学、天台宗、唯识宗、大乘起信论、华严宗和禅宗等佛教思想的哲学阐释...
(美)保罗·L·史万森著;史文,罗同兵译2009 年出版205 页ISBN:9787532550920
真、俗二谛观念,为佛教哲学一对基本概念,也是整个佛教思想史的一组关键词。二谛论随着印度佛教般若中观学在中国的传入,为两晋以来中国佛教学者所重视,在历代高僧的研究、闻发中,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观念体系,其.....
侯旭东著2015 年出版443 页ISBN:9787509781050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布南北,影响遍及朝野。关于佛教义学发展与高僧大德的事迹,向是关注重点;而对一般信众的信仰,则知之甚少。本书依据铭刻资料,结合文献,采用“自下而上”视角研究一般佛徒的信仰,试图弄清他......
张同标著2013 年出版571 页ISBN:9787564144739
本文旨在研究中印两国佛教美术传播中的三次浪潮及其具体表现。这三次浪潮,形成于古印度造像高峰时期的贵霜时期、笈多时期、波罗时期,分别对应中国的汉魏西晋、东晋至唐初、唐后期至北宋。第一次浪潮,古印度的...
业露华著;王露等摄影2005 年出版191 页ISBN:7534736528
佛教是中国社会现存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遗产。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至今,对中国社会的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佛教出版物大多限于研究专著和经籍读本,为此,《佛...
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64 魏晋南北朝佛经词汇研究 《那先比丘经》试探 汉魏六朝佛经所见若干新兴语法成分 中古佛经词语选释
星云大师监修;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永明,永进,永本,满果,满耕编辑2002 年出版447 页ISBN:957457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