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帮助

登录注册
user
  • 我的订单
  • 在线充值
  • 卡密充值
  • 会员中心
  • 退出登录
59图书的logo
59图书
  • 交通运输
  • 军事
  • 农业科学
  • 医药卫生
  • 历史地理
  • 哲学宗教
  • 天文地球
  • 工业技术
  • 政治法律
  • 数理化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学
  • 环境安全
  • 生物
  • 社会科学
  • 经济
  • 自然科学
  • 航空航天
  • 艺术
  • 语言文字
  • 侗族文化遗产集成 第3辑 中 建筑大观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陆中午,吴炳升主编2006 年出版233 页ISBN:7105079061

    本书作者为陆中午、吴炳升两位同志,他们分别是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正副主任,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和民族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本书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为《信仰大观》,主要介绍了通道侗族的民间信仰;中集为...

  • 非文学的世纪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朱晓进等编著2004 年出版484 页ISBN:7810479199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所处的政治文化氛围,以翔实而准确的史料研究20世纪政治文化的运作,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普遍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等,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了准确的把握和...

  • 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 文化名家话佛缘 插图本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马明博,肖瑶选编2005 年出版374 页ISBN:7500660898

    本书精选了五四以来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化大家谈佛性、说禅趣的文章五十余篇。从孙中山、鲁迅、周作人、徐志摩到当代的文化大家启功、梁思成、季羡林、黄永玉、赵朴初、费孝通、张中行等,无一不在用生命的感悟...

  • 生命法则与人类形象 文化生物学视野中的人性观念考察 第3辑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杨胜荣著2006 年出版242 页ISBN:7311027667

    本书全面的阐述了全国党报,特别是江苏地区的党报的发展历程,当前遇到的困难及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方向。

  • 课堂中的文化素养工具 批判探究教学五-十二年级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美)比奇著;刘正伟主编2015 年出版179 页ISBN:7544466809

    本书创造性地描述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使用各学科中的读写工具来学习。这些工具包括:叙事、提问、口语诗、戏剧、写作、数字交流、图象、视频等,这些可以都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探索。本书还提供了许多课堂案例...

  • 文化过渡中的移民青少年 跨国背景下的涵化、认同与适应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加)约翰·贝理(JOHN W.BERRY),(美)简·菲妮(JEAN S.PHINNEY),(挪威)大卫·山姆(DAVID L.SAM),(荷兰)保罗·维德(PAUL VEDDER)编著;王朝晖,刘真,常永才译2015 年出版259 页ISBN:7566008497

  • 浙江木偶文化的传承及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李全华等著2011 年出版213 页ISBN:9787308094153

    浙江木偶戏作为地方性民间艺术资源的一种形式,以典型鲜明的个性造型,稚气、夸张的动作、诙谐幽默的语言、优美动听的音乐唱腔,展现着自身的艺术魅力。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幼儿园...

  • 前郭文史资料 第9辑 骏马奔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三十五周年专辑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苏赫巴鲁2222 年出版416 页ISBN:

  • 儒学·书院·社会 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肖永明著2012 年出版501 页ISBN:9787100086646

    本书着眼于书院与儒学学派、书院与社会、书院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史、社会史的视角,具体探讨书院兴起的社会文化环境、书院发展的社会动力、书院与宋元时期的理学及...

  • 交往中的文化 第二个千年的世界人口流动史 下

    下载此书RAR压缩包在线购买PDF电子书

    (德)狄克·赫德著;王昺,刘健,古俊伟等译2013 年出版746 页ISBN:7560747612

    本书专题论述了亚、非、欧、美、拉诸洲在人类第二个千年间的人口流动情况,分析了这种人口流动背后所蕴涵的历史动因与原始动力,以及这种流动人口体系的形成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融合所造成...

首页上一页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下一页尾页
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 pdfbook123@proton.me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